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许多乡村深入挖掘当地生态、农业和文化等资源,积极培育和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其中,研学作为一种“旅游+教育”的文旅新业态,渐渐显现出为旅游目的地赋能的积极效应,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黄洞村的振兴发展,便是得益于研学赋能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华师旅院”)2023级MTA旅游管理专业师生一行将移动课堂开设在了惠州市黄洞村佳禾园研学基地,体验其研学产品并深入了解农文旅融合在当地的实践发展情况。
在距离广州市中心两个多小时的惠州市黄洞村,青山绿水间,有数百亩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这片土地上种植有水稻、玉米等大粮作物,及荔枝、皇帝柑、木瓜、嘉宝果等各类瓜果,还养殖有不少果园鸡、稻田鸭等。一栋栋民房有序坐落在农田边、青山下,袅袅炊烟升起、鸡犬相闻之时,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这里是此次华师旅院师生一行进行研学的目的地——黄洞村佳禾园,一个惠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项目,也是政府官方认证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惠州市研学旅行基地。
惠州市佳禾阳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源介绍,佳禾园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园区以“乡村研学,亲子度假”为定位,以“良井佳禾”“归善里•陌上花开”“佳禾耕读”为农业、文旅、研学等各业务品牌,开创了多元、融合、闭环、叠加发展的“佳禾园模式”。
该综合体的成功打造,直接带动黄洞村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2023年,企业接待客流量6.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2%,收入同比增长近35%;支付给村集体租金约6.8万元,村民土地流转租金约35.8万元;企业租赁村民的闲置房屋用于经营用房,年租金约4.8万元;采购当地村民15万斤稻谷,带动农户近20户,带动收入近35万元。同时,佳禾园的员工80%来自黄洞村及附近村庄,农忙和周末、节假日期间,企业能创造临时就业岗位 20多个,为员工们实现工资性收入近120万元。”
李源介绍,未来还将通过驿站项目继续和村里开展合作,给各类研学人员提供营地服务,进一步拓展村集体收入及带动就业,完善项目布局。
黄洞村党支部书记叶国良表示,佳禾园项目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为当地百姓解决更多就业、土地流转等问题,扎实推进产业振兴,能很好地激发乡村内在动能。其中,乡村研学的产品对项目发展非常重要。“我们非常欢迎华师师生到黄洞村体验研学,在为我们提供建议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在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刘俊看来,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不能仅靠硬件,而更要靠“内容”。“很多乡村旅游,周末两天的客流量可能会可观,但其余五天怎么办?要让当地旅游真正活起来,我们就要为当地注入更多的‘内容’,带动其产业发展,为它们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留量’。高质量的乡村研学旅游产品,可以实现这种赋能,让乡村振兴从‘输血型’变成‘活血型’。”
据了解,佳禾园研学基地目前已开发幼儿生态田园课程、STEM自然主题课程、科学主题课程、生命主题课程、非遗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以及更高阶的水库“佳”园、“佳禾”万事兴、智惠乡村、“稻”梦空间和有“佳”客归等研学课程。
据介绍,佳禾园运营中,生态农业占比50%,“研学+文旅”占比50%。佳禾园集团总经理孙洪凌表示,非常受益于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专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我们发现乡村研学大有可为,但我们在起步阶段缺乏课程,在刘俊院长和其团队的帮助下,才将研学课程和产品体系搭建起来。”孙洪凌表示,华师旅院的教师团队具备深厚的旅游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针对研学产品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策划和设计建议;学院团队成员参与对研学产品的实施与管理,可以确保研学活动的顺利达成目标;此外,华师旅院还具备丰富的行业资源,可以为研学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有效的渠道和支持。
孙洪凌介绍,黄洞村具有水库、田园、红色和移民文化,该集团也在持续盘活和优化村里资源,希望有更多村民参与到研学活动中,由此实现共同致富。